路堤基底

路堤基底是指路堤填料与原地面的接触部分。为使两者结合紧密避免路堤沿基底发生滑动,防止因草皮、垃圾、树根腐烂而引起路堤的沉陷,需要根据基底的土质、水文、坡度和植被情况,填筑高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

路堤基底处理方法

1、伐树除根及表土处理

在进行路堤填筑时,如果不清除结合面上的草木树根等有害于路堤稳定的杂物,在路堤修筑成型后,一旦这些杂物发生腐烂变质,地基将发生松软和不均匀沉陷等质量问题。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,就必须在填土之前做好伐树、除根和表层土壤处理工作。特别是当路基填筑高度小于1.0m时,应注意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、草丛全部挖除,伐树、除根和清草作业可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方法作业。

如果基底的表层土系腐殖土,应将其表层土清除换填,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,一般应不小于30cm,并予以分层充分压实,压实度应符合现行规范或设计要求。如发现草碳层、鼠洞、裂缝、溶洞等,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将其处理好,以防止路堤填筑后而发生塌陷,影响整个路基的质量。

2、耕地和水田的处理

当修筑的路堤通过耕地时,在正式填筑之前必须先对耕地进行填平压实,如其中有机质含量和其他杂质较多时,碾压时因弹性过大,不容易被压实,应当换填干土。对于稻田,由于含水量较大,其表面往往有一层松软薄层,如果直接在其上面填土,不但机械通行性很差,而且填土也不能充分压实。

如果路堤填土厚度较大,第一层要填层0.5~1.0m厚,施工机械才能通过,以后可以按规定厚度铺填,能够充分压实时可不必进行其他处理。如果填土厚度较小时,第一层则不能填得太厚,否则填土无法得以碾压密实,这需要在基底挖沟排水,使填土保持干燥,再进行填方压实作业。如果水田的水位过高,不能再采取开挖排水沟解决排水问题,而应在原表土和填土之间加砂垫层式其他水稳材料,以利于水的排出。

如果填土基底有小池塘或泉眼,就应呈设置暗排水设施,或者用耐水性的材料或碎石充填压实到原水位的高度以上,在填土后进行有效的排水,防止侵入填土之中。

3、坡面基底的处理

填方路堤的基底若为坡面地,在填料自重荷载作用下,粒料极易失稳而沿坡面产生滑移。因此,在路堤正式填筑前,必须注意对基底坡面处理后才可进行填筑。施工经验表明:当坡度较小,在(1∶10)~(1∶5)之间时,只需清除坡面上的树根、杂草等杂物后,将翻松的表层压实后即可保证坡面的稳定。但当坡度较大,在(1∶5)~(1∶2.5)之间时,应将坡面做成台阶形,台阶的宽度不宜小于2.0m,高度也不宜小于1.0m,而且台阶顶面应做成向堤向倾斜3%~5%的坡度,如果基底坡面超过1∶2.5时,则应采用修护墙、护脚等措施进行特殊处理。

填石路堤基底处理要求

除满足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外,承载力应滿足设计要求。

路堤基底的压实度要求

高速、一级和二级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0%,三、四级公路 不应小于85%。

路堤基底处理的基本原则

填方路基施工,路堤基底处理的基本原则:

1)地面横坡不陡于1:10时,路堤可直接填筑。

2)在不填不挖或填高低于0.5米时,应清除地面杂物后进行碾压。

3)地面横坡为1:5~1:1.25时,原地面应挖成台阶,台阶宽度不小于1.0m,并向内侧倾斜2%。

4)地面横坡陡于1:2.5时,应按特殊设计进行处理。

5)路基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,应先压实达到要求后,在填筑。

6)经过水田、池塘地时,应根据具体情况排水输干、清除淤泥,填片石或沙砾等措施。